中科丝路新闻资讯

选择年份
  • 全部
  • 2021
  • 2020
  • 2022
  • 2023
  • 2024

关于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诉新疆中科丝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事宜的公告

2022.11.21

相关新闻

目录


政策资讯: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专家观点:

-上海政法学院商建刚:为世界数据基础制度贡献“中国方案”

行业动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中心动态:

-大数据助力地球系统科学步入数字孪生



政策咨询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树高千尺必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我们党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百年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中国的现代化一路走来筚路蓝缕,诠释了苦难辉煌,承载着光荣梦想。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向西方寻求现代化出路,但都遭遇挫折,未能挽救民族于危难。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踏上了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制造大国,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我们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和领路人,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和使命担当,带领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出越来越宽广的人间正道。



2023年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在广州落幕。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

本届广交会总展览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线下参展企业数量达3.5万家,累计进馆超290万人次,均创历史

新高。展期内的各项指标充分体现了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表明全球工商界看好中国经济,

对未来深化经贸合作充满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尽管西方率先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为开辟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一百多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实践找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事实雄辩地证明,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不是单选题,只要符合自身的国情,有利于人民的发展,任何国家都能实现现代化梦想。相反,削足适履,盲目照搬外来模式,不仅会南辕北辙,甚至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我们实现现代化不是为了孤芳自赏,更不是为了“本国优先”,而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动能。如何把超大规模人口难题解决好,释放超大规模的生产力、创造力,中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近8亿人口摆脱贫困、4亿多人口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今天的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每月有3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过去10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带动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随着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这个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中国必将给世界经济提供更强大动力。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相继成功举办,广交会、消博会盛况空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商人士。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要抢抓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听到最一致的观点就是反对与中国“脱钩”,期盼与中国同行。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对于方便沿线民众出行、推动两国旅游等产业发展,

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为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在车上合影留念。


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将为各国共同发展开辟更广阔路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是现代化,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也不是现代化。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给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开放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就业岗位,为许多国家人民实现了“铁路梦”、“大桥梦”、“脱贫梦”。


全球发展倡议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目前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为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国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积极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贡献的缓债额度高达63%。中国式现代化点燃了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信心。正如一位非洲领导人所说,中国道路激励着所有发展中国家,每个国家都能实现从无到有的发展。


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将为人类社会进步开创更美好前景。一些国家实现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同时,却陷入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泛滥、精神空虚、失德失序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在物质上富足,更要在精神上富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文明历来憧憬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把人的精神价值放在物质追求之上,纳入社会理想之中。早在2500年前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从中国的孔孟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各大文明不约而同开始探索崇高的精神世界。现代化绝不是古老文明的衰亡,而是传统文化的新生。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式现代化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世界和平繁荣和人类发展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我们憧憬这样一幅美妙的世界图景:各大文明薪火相传、返本开新,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遍地林立,精神文明的天空群星闪耀。


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将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更可行方案。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有一个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人工造林规模全球第一,占全球1/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全球第一,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占全球1/3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世界一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中国向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要30年,将比美国、欧盟少用十几年到40多年。我们还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今年4月,中法两国商定共建碳中和中心,为全球低碳转型再添新动力。


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和平稳定带来更多确定性。中国发展的目的不是称王称霸,中国文化的字典里没有“国强必霸”,中国外交的风骨是不惧霸权。迄今,中国是全球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我们已加入20多项多边军控条约,并推动五核国达成防止核战争联合声明。对于国际争端,我们主张协商对话,和平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指明了共同安全、普遍安全的正确方向。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中国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实现复交,影响和带动更多国家走向握手言和。面对乌克兰危机延宕,中国不是拱火浇油、趁机渔利,而是秉持公正、劝和促谈,给危机“减压”、让局势“降温”。事实证明,中国迈向现代化,是和平力量的增长,是正义力量的壮大。


三、全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外交责无旁贷。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更良好外部环境、拓展更广阔发展空间。


2023年2月,土耳其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救援队日夜兼程万里驰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也迅速派出救援队。

两支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不抛弃、不放弃,多次创造生命救援奇迹,出色完成国际救援任务,

得到了土耳其政府和人民、联合国机构的高度赞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图为2月12日,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

中土两国救援队队员转移一名救出的幸存者。


更加坚决守护国际秩序。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为各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关系框架。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反对一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反对搞例外主义、双重标准,甚至对联合国合则用、不合则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台独”分裂势力及少数企图利用“台独”的国家破坏国际规则和台海稳定,实质是要架空一个中国原则、颠覆战后秩序、践踏中国主权。14亿多中国人民绝不会答应!中国的土地收回来了,就绝不会再失去。战后国际秩序建立起来了,就绝不允许被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天经地义。谁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做文章,我们绝不含糊;谁要在中国主权安全上搞动作,我们绝不退让。


更加坚定捍卫各国发展权利。现代化是每个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是少数国家垄断独享的特权。不能因为自己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就过河拆桥,给别国实现现代化设置路障,更不能因为别国走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就打压、遏制、阻断。中国不搞大国竞争,我们坚决维护的是自身发展利益,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反对制造意识形态对抗、搞“新冷战”,反对干涉内政、强加于人。维护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让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现代化双轮驱动、相得益彰。


更加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是在开放中取得的,也必将依靠开放走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利益融合,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缓解债务负担,让国际金融货币流通摆脱投机操控、制裁施压的噩梦,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现代化的本源。


更加主动推进文明交流。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决反对在国际关系中搞种族歧视、国家歧视、文明歧视。我们愿同各国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馥郁芬芳,为各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源源动力。


更加自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治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环境等全球性挑战,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我们愿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推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回望五千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数字文化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数字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出恢宏气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网络文学每天创作量新增超1.5亿字,用户规模超5亿;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前列;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深入推进......我国数字文化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全面擘画数字文化建设,汇聚新时代磅礴精神力量


穿越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赓续传承中赋予中华儿女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到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新时代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奋进;从互联网的后来者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中国大踏步赶上了信息时代的步伐;从遨游星汉的神舟飞船到探索大洋深处的蛟龙号,中国向世界展示着“上九天”“下五洋”的自信与豪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揭示出这一系列成绩背后的精神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民族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如何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成为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201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这一年的10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72位文艺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场特别的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会上,总书记开宗明义介绍了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初衷。“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我早有考虑,直到现在才有机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分析现状、交流思想,共商我国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超过10亿的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了解知识、获取资讯、娱乐交流,海量的信息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态,在满足不同年龄段网民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提供什么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开展什么样的数字文化服务,既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剧、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快速发展,网络文艺受众越来越多,青年一代更是成为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网络文艺既有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一面,也有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一面。要适应这种新趋势新变化,加强网络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是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亿万网民的共同期盼,为我国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布局谋篇,层层推进。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层面就推进数字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建设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上,用如椽巨笔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数字文化新图景。


从《万山磅礴看主峰》《牵妈妈的手》等一批现象级正能量新媒体作品不断涌现,到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5亿、省级数字文化馆平台实现公共文化云平台全覆盖,再到中国网络文学“出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彰显中国审美旨趣赢得全网点赞,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情景史诗频上热搜,再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吸引全球关注......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加强网络内容创作的价值引领,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出了一批具有凝聚力、亲和力、感染力的数字文化精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网上主流,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有力提振了全社会的精神力量。

 


2023年3月15日,北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

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并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奔涌向前,数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中国,这个有过汉唐气象、魏晋风韵,诞生过李杜文章、“四大名著”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这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正绽放出新的耀眼光芒。


——数字文化精品创作活力涌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工作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


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文艺创作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浮躁等问题,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深入推进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精心打造“网络中国节”,连续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等......数字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网络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得到快速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等节目采用全息影像等手段生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河南卫视探索“科技+国风”,打造出一批“出圈”作品;各大平台以鲜明的美学风格和传统文化意韵推出网络跨年晚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形成了一批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特色品牌和原创精品。


以《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各大视频平台热播;《红色文物100》等革命历史题材网络视听作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网络纪录片《追光者》,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留下了鲜活的影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时代的作品汇聚起意气风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加强优质网络内容供给,引导网站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数字文化作品,一系列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激发情感共鸣,网络内容建设的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涌流,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389.3亿元,同比实现8.8%的高速增长。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热情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看看,总书记这样回应。5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专程前往敦煌研究院,了解敦煌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情况。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超过2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数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瑶”上线......敦煌研究院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汇聚了海量数字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数字故宫”“数字敦煌”“云游长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信息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数字技术支撑下,那些曾经铭刻于青铜、誊录于丝帛、书写于简牍、印刷于纸张的文明,穿越厚重的历史,一一呈现在我们这代人的眼前。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2022年5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方舱”恒温恒湿,确保文物发掘露出后环境的最小干预;24小时记录的高清影像让考古发掘的每一个瞬间可随时倒查......从“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到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重见天日;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各种“黑科技”大显身手......数字技术助力文物“重获新生”,多维度回答“何以中国”。


——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一部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的历史。从“铅与火”助力图书、报刊蓬勃发展,到“光与电”催生广播、电视等行业,再到“数与网”带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数字技术始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0年9月17日,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五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我国不断加强数字文化产业顶层设计,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活力持续迸发。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一墩难求”,到文创雪糕、考古盲盒等博物馆周边风靡全网;从国家大剧院推出超高清实时直播,到北京京剧院打造“京戏云剧场”;从富有乡土气息的短视频作品引发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到汉服频频“出圈”在网上引领新的“国风国潮热”;从戴上耳机以“听书”的方式徜徉书海,到打开屏幕足不出户便可在“云端”享受艺术盛宴......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共同描绘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图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


云音乐会、云录制、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不断丰富;天津滨海新区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吉林省广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等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显著;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容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新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印度,对泰戈尔的诗集如数家珍;在英国,动情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作品的经历;在美国,对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的作品娓娓道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大洲留下了无数探索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考和足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上线,平台集信息发布、展览展示、版权交易、互动交流等于一体,为各国视听机构、视听节目和技术设备展示交流提供渠道;构建多语种“丝绸之路数字遗产与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以图片、音视频等形式推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1500处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举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项目,吸引来自五大洲的16家国家级博物馆参与......近年来,我国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拓展网上文化交流共享渠道,推动不同文明在网上对话沟通、互学互鉴,推动互联网成为展示世界多彩文明的重要平台。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这场全球性政党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现代化之问”并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鼠标轻点,就能一睹意大利威尼斯、五渔村的“芳容”;手指一动,就能“云游”到加勒比海的最南端,体会特多的“两种风情”......2021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举办线上国家展,采用三维建模、虚拟引擎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数字展厅,集中展示参展国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等内容,充分展现世界多元文明风貌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


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网络剧、网络文学等“出海”热潮不减,网络文学传播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活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情感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利用互联网广泛搭建文明交流、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平等交流、和合共生,努力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023年4月26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开幕。图为市民通过数字应用场景观看全景故宫。


加快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阐述文化建设的“坐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把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印发,聚焦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对国家文化数字化的战略路径和步骤作出重点部署,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在国内,144部网络文学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10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版本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在国外,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录,海外网络文学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01亿;多款中国游戏风靡全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设施快速普及,数字文化软实力日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今日之中国,文化自信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击鼓催征,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发展数字文化越来越成为数字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推动我国数字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不断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能力,以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注入强大动力。


专家观点


上海政法学院商建刚:为世界数据基础制度贡献“中国方案”


2020年4月,我国首次将数据列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此后,各地相继成立数据交易所。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数据要素市场是以数据产品或服务为流通对象,以数据供需方为核心主体,通过流通实现参与方各自诉求的场所。数据基础制度对于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具有基础性作用,世界上并无成熟的数据基础制度可供借鉴,如何构建我国的数据基础制度成为时代命题。2022年12月2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据市场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数据基础制度贡献了“中国方案”。

 

“数据二十条”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数据二十条”科学地从数据产权、数据交易、数据收益分配、数据安全四个角度,构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第一,加强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推行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建立覆盖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交易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权益保护体系。第二,构建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交易制度。针对数据交易中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监管难等现实问题,从规则、交易所、生态、跨境等多个维度对接全球标准,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据市场体系。第三,制定以效率为导向、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促使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者合理分享收益,消弭“数据鸿沟”。第四,明确具有安全可控性、弹性包容性的市场要素管理制度。实现数据应用的政府、企业、个人协同共治,促进更为稳健、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数据二十条”革新数据产权观念,创造性地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聚焦数据利用,系统性地破除数据确权、交易、流通环节的阻塞,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激发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治理制度的“中国方案”

 

国内外数据基础制度存在差异,但其核心问题在于平衡数据控制、数据利用和数据流通三者之间的关系。“数据二十条”在世界范围内首创“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数据加工使用权”的数据产权分离方案,可有效平衡数据利用、数据流通与数据控制,为世界数据治理制度贡献“中国方案”。这里确定的“三权分置”方案,可以妥善处理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交易等数据利用和流通问题,进一步解决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爬取等数据控制问题。首先,数据资源持有权更加强调数据的资源属性,而非事实属性,以“资源”对“数据”进行限定,弱化了数据是否应当赋权及如何赋权的争议,放大了数据作为资源在流通中的经济价值,把促进数据流通作为数据治理的核心内容。其次,数据产品经营权本质是一种竞争性利益,是数据要素市场下的概念,与数据共享、流动、交换、跨境等数据交易行为高度相关。最后,数据加工使用权可不断延伸出积极权能和消极权能,以应对数据及数据市场的发展,这些权能从属于数据加工使用权,具有体系性和灵活性的双重特征,兼顾了“效率”和“公平”。


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数据加工使用权“三权分置”方案借鉴传统的“物权-用益物权”二分理论以及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理论,形成我国独有的数据产权分离治理模式。这将给世界数据构建基础制度以启迪,为世界带来数据基础制度的“中国方案”。

 

行业动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系统总结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开展数字中国发展地区评价,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编制形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超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发布数据资源1.5万类,累计支撑共享调用超过5000亿次。


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政务协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超10亿人,大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数字社会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共享,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过2670万人次。全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7.15亿,各类人社线上服务渠道提供服务近141亿人次。


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信息领域相关PCT国际专利申请近3.2万件,全球占比达3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33.5万件,同比增长17.5%。5G实现技术、产业、网络、应用领先,6G加快研发布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


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提出,一是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深入推进5G网络、千兆光网规模化部署和应用,着力提升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推动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二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推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四是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


具体内容如下





中心动态


大数据助力地球系统科学步入数字孪生


地球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地球系统科学向数据密集型范式(Data-intensive paradigm)转变,并为破译和解析复杂的地球系统奠定了基础。如何从海量、多源、异构、泛在的地球大数据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实现数据-信息-知识-决策链条的贯通,亟需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冯敏与专项首席、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郭华东,联合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冉有华、博士苏阳、副研究员刘丰、研究员黄春林,武汉大学教授沈焕锋,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肖青,以及三极观测与大数据研究团队博士苏建宾和原世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以Big Data in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Progress Towards a Digital Twin为题,系统地总结了大数据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挑战。该论文分析了遥感、原位观测和实验分析、社会感知、模拟和再分析四类地球大数据的特征,提出了能够将自然-社会大数据纳入地球系统模型的大数据同化方法框架,探讨了通过深度学习、物理知会的机器学习、因果推断、深度强化学习解决地球系统科学中高维数、复杂性和非线性难题的关键。以上大数据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可预测性、可迁移性、可解释性和决策支持方面的不足,为推动智能化数字孪生地球(Digital Twin of Earth)建设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图1)。


论文提出,大数据同化(Big Data Assimilation)是融合地球大数据和地球系统模型的重要方法。大数据同化可以利用先进计算资源,实现机器学习与数据同化方法的共生集成,完成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型和多源地球观测(如遥感、台站、社会感知等)的相互融合,实现地球系统在洲际乃至全球时空尺度和物理意义上的一致表达,进而为数字孪生地球提供物理驱动层(图2)。


同时,文章从数据密集型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四种前沿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度学习、物理知会的机器学习、因果推理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方案;文章提出:科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助力数据驱动新地学的发展,其中,深度学习在解决地球系统高维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中表现出潜力;深度学习与物理知会的机器学习和因果推理相结合,可以增强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可迁移性、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和多智能体建模相结合,则能够为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供有效方法(图3)。


论文提出,数字孪生地球的建设需要全面的包容性,需要深时、深地、深空的全面数据支撑。随着地球步入“人类世”时代,数字孪生地球的实现需要自然系统“硬”数据与社会系统“软”数据的无缝集成,从而捕捉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复杂交互,而科学、开放、共享的大数据科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正是数字孪生地球的关键保障。实现数字孪生地球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更加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和更加开放的科学环境将有助于克服这些挑战,推动实现面向地球系统科学的人工智能工具(AI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图4)


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图1.地球大数据推动数字孪生地球发展



图2.大数据同化方法与应用



图3.机器学习方法助力数字孪生地球建设




图4.地球系统科学的机遇与挑战



转载来源:求是网、人民网、中国信息安全、数据观 中科院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