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丝路新闻资讯

选择年份
  • 全部
  • 2021
  • 2020
  • 2022
  • 2023
  • 2024

经济日报: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成长期

2022.05.21

全国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在制造业各环节广泛应用—— 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成长期

相关新闻

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方案




题记:世界经济正处于加速向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的过程中,国内外数字经济正处于密集创新期和高速增长期,发展迅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数据资源的爆发式、指数化增长及分析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与实体经济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量。


壹(01)技术与时代的交替演变


从技术发展史看产业变化:从IT到DT,再到OT。有句话叫:生产力的变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代英雄老去,新一代英雄崛起,皆因此。所以我们需要及时审视技术变化,以及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一个技术时代还在发展路上,另一项新技术时代就开始萌芽、发展、爆发,形成了几大技术时代的叠加。但我们仍然能看出来,一项新技术的崛起,会让上一代英雄黯然失色,新一代英雄成了市值最高,商业模式也与上一代与众不同。

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当前正在进入信息文明的新时代。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数字经济,将作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案头学习的一个重要文案要件。

中共中央十四五远景规划建议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中提到,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其中,第十五章中明确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因此,也分别论证了关键数字技术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范围与场景。

贰(02)数字经济到底是什么?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化转型正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数字经济基本释义

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工具,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人类处理大数据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形态转化,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为落后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超越性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数字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工业4.0或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的核心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分类》,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根据此分类,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大类。

其中,前4大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5大类产业数字化部分,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该部分涵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体现了数字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深度渗透和广泛融合。

  • 数字经济内涵本质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具体说来,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即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是其中的关键。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 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

  • 数字经济逻辑架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提出的观点,数字经济架构=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

  • 数字经济关系

关键数字技术发展是基础核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重塑生产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三者的发展关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体之两翼,关键数字技术是基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相互融合。

全国人大37次会议国家发改委发言,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叁(03)省市县级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将一切商业元素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从思维到技术,再到应用全部数字化),改变原有社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提高企业商业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并尽可能让数字生产力能和传统的生产关系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进而整体提升经济活动对人类社会的综合价值。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和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向全国省市县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百城百例”活动,面向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提供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顶层设计,行动计划和发展评估报告等咨询服务。

主要依托当地发展基础,分析区域政府一段时期所形成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现状,从国内、地方的角度分析年度时期所面临的数字经济存在问题及发展新形势。提出总体要求,明确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产业布局等。

厘清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治理和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方面,提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组织、制度、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布局数字经济发展保障体系。

  • 做深做实前期调研分析

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选择确定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初步梳理形成数字经济规划的发展目标、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深刻调研了解区域数字化、信息化企业,统筹规划、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同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深挖区域支柱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深化分析,共同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主要完成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工作,梳理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为规划研究分析与编制做好参考依据。

  • 梳理分析研究编制规划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从区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入手解决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基于国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中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提要从数字化开始做起,完成所有产业中占比80%的传统产业改造。规划区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推动数字应用服务产业化,做好外部政策和环境培养。明确区域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主要完成省市区县级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工作。

随着后疫情时代以及国际形势之大变局,世界经济的衰退期可能会非常长,而这正是我们的机遇期。在此期间,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数字经济。


转发来源:数字荟萃